教学管理

school profile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植物科学系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暨“我为群众办实事”暑期社会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3/7/14 发布者:植物科学系 访问次数:

2023年7月10日至12日重庆市农业学校党委委员王华平校长涛副校长与支部书记黄建兰带领植物科学系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前往南川和黔江区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暨“我为群众办实事”暑期社会服务活动。党员教师们走访南川南湖村考察食用菌和水产基地瞻仰红色革命遗迹,度过了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天。本次活动中党员教师们深入农村、深入企业,了解乡情民意,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结合专业所长,充分发挥技术技能优势,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与企业代表沟通,在红色革命精神的鼓舞下汲取精神源泉,加强专业素养,坚定信念信仰,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三农”人才不断积蓄力量。

7月10日上午,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站——南川区南湖村。南湖村为我校对口帮扶乡镇,到达目的地后,我们与南湖村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接座谈。座谈中,我们以黎香湖为例展开了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探讨。黎香湖本为南川区水库,后经南川区政府与中海集团联手打造成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西部最大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特色种养为园区三大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在为黎香湖注入现代都市休闲康养旅游元素的同时保留了浓郁的自然风貌和民风民俗,让这片水面面积3348亩的生态大观园被赋予了全新的观赏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这种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多产业复合发展为基本理念,带动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既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为植物科学系学科专业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图1 南湖村座谈会现场


  7月10日下午,我们与乡村振兴职教集团理事单位重庆市红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接座谈。“漫居有点田”是红曼公司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民宿的代表。在与企业代表的交流中,我校老师积极提问,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特色项目的挖掘与打造乡村民宿的运营等方面有了更多了解,为后续专业打造提供了更多市场性的参考案例。

图2  红曼公司坐谈会现场



图3  服务队在“漫居有点田”合影


   7月11日上午我们赶赴黔江参观黔江红军革命纪念馆,重温党的光辉历史。黔江区作为革命老区有红军渡、红军街、红军树、红三军政委万涛故居等众多革命历史遗迹通过修复和开发,现已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追忆和弘扬红军精神的重要场所。走在革命老区的路上,听着志愿者讲诉的红色故事,同志们纷纷表示感恩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们的不屈意志和奉献精神打磨自己,珍惜当下,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忘三农人的初心,努力做好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为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4 党员教师们认真聆听讲解



图5 服务队在黔江红军革命纪念馆留影 


   7月12日上午服务队一行到达黔江石会参观食用菌基地。黔江是重庆市栽桑养蚕大区,现有在地桑园近10万亩。以前,大量的蚕桑枝条处理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现在该基地利用废弃的蚕桑枝条培育生态食用菌,提高了桑枝的综合利用价值,有效解决了废弃桑枝处理难问题,实现了桑菌培植循环模式,充分发挥了“桑养蚕,蚕吐丝,丝做绸,枝生菇,糠回园”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优点,成为了村民增收的希望。据介绍,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黔江区把桑枝木耳、香菇、猴头菇等食用菌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食用菌年产量超过300多万棒,年产值突破了2000万元。

图6 老师们参观石会镇食用菌基地展厅

7月12日下午,我们来到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重庆市彭水太原乡水产基地。太原镇河流纵横,水丰质优,山泉水常年流淌不断,符合淡水养殖使用水标准,少用甚至不用水产养殖用药,可以直接引灌鱼塘,具有发展现代渔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几年前,山东与重庆市共同携手的“鲁渝计划”,为太原乡带来一批先进设备用以发展现代渔业。非常可惜的是,设备到位,人才却缺位了,没有专业化人才的驻场指导,当地养殖户对设备的使用无法物尽其用,更无法享受到现代设备带来的高效益。时间一久,这些设备无人理会,鱼塘也出租用作他用。看到曾经这么好的项目荒废一旁,大家都非常唏嘘。这也启示我们,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不是只投入资金给设备就完事的,热爱农业的专业化人才才是核心。只有人才走入乡村,留在乡村,才能带动乡村发展。

7 考察太原乡水产基地


本次活动,植物科学系党支部志愿服务队的同志们深入现代农业发展一线,通过实地学习考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态势和新技术,加深了现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提升了党员教师们的加强专业素养的源动力,必将把本次活动所学运用到各自的岗位中去。


文稿:符  杨

图片:黄建兰

编辑:张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