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profile
发布时间:2022/5/18 发布者:农业机械系 访问次数:
五月,是适合耕种的季节。初夏的艳阳点燃了漫山遍野的绿意,不知疲倦的布谷鸟唱醒了田野,在连绵不断的鸣叫声中,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2022年5月16日,重庆市农科院的几块水田中,人头耸动、机器轰鸣。原来是来自农校的师生们正在操作插秧机,只见其所过之处,一行行秧苗栽得又正又匀。21农机专业的学生聚集在农田边上,聚精会神地观摩着老师展示插秧机的使用方法。随后,在老师的一声令下,便撸起袖子,挽起裤腿,积极主动加入到水稻插秧的实践中去了。
农机系主任廖利华正在向同学们演示插秧机操作
廖主任利用插秧的间隙,向参与本次实训的师生们介绍到,农机插秧技术体系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合理运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活动,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高产稳产的目的,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光涛副校长、农机系教师刘洋宏在示范插秧机插秧
此次田间课堂是我校与重庆市农科院合作开展的三农人才培养实践课堂,也是院校合作的又一里程碑。让学生真正走进农村,走进田里实践,是学校与社会共同推进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成长成才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以此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中职学校育人新模式。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三农人才,让学生能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积极相应党和政府新时代“一懂两爱”的政策号召。
老师学生齐上阵,撸起裤腿加油干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的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是要打造、培养一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合理优化配置乡村资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农村“空巢”现象严重,新一代青年人趋于走向城市发展,仅依靠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来发展和振兴农村地区,很难实现农村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村振兴。
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一群了解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三农”青年人才队伍。学校正是积极响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做好时刻为社会服务的准备,大力开展农业相关专业与田间实践课堂,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未来服务于农村的青年能手挖掘出来,培养一支忠于农村、能够解决农业技术难题、促进农村致富的人才力量,培育一代代能够关心回报家乡、能够助力乡村振兴的青年学子。
师生合影
文稿:李林芷
图片:李华、万凯
编辑:李林芷
上一篇: 校企联动,协同育人